冬至为何大如年:圣诞节曾被称为“洋冬至”
2015-12-22 戴望云 /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
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。冬至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间点,至此以后,阳光直射的位置逐渐北移,便要开始“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一线”了。光明会逐渐增多,温暖会慢慢回归。
现代的人,因为有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,对黑暗与严寒没有那么惧怕,但光明和温暖总是人心所盼。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冬至这个古老节日的来龙去脉,也效仿一下古人,诉几段俗情,行些许雅事。
为什么说“冬至大如年”?
现在的你可能已经感受不到:在中国传统社会,冬至十分受重视。
前历法时代,冬至就通过古圭为人所测定。从北半球回归年的角度来看,它也确实是年度时间循环更替的节点。因此,冬至具有“新年”的意义。周代即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岁首,并且要在冬至这一日举行国家典礼,上祀天神,下祭人鬼。汉代改用夏历,冬至不在岁首月了,但冬至的节庆活动仍然十分隆重。官方延续前朝的祭天典礼,“礼天于南郊,迎长日之至”(《史记·封禅书》)。而这一天人们的生活,《后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,朝庭上下都要放假休息,来进行庆祝。
后世“贺冬”的活动有盛无衰,归家团聚,祭祀祖先,欢畅宴饮,亲朋相贺,互赠节物,甚至在冬至前一夜如过年守岁一般地“守冬”——这些“贺冬”活动,实际上仍有“贺年”味道在其中。所以,“冬至”在历史的岁月里,又被称为“亚岁”“小岁”,民间的俗话也说“冬至大如年”。
冬至时节搓圆子。
冬至的重要性,在近代中国接受西方圣诞节的过程中,也可以得到侧面佐证。圣诞节在进入国人视野之初,曾经是顶着“洋冬至”的名号而为人所知的。在开埠通商、有大量外国侨民的上海,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,相当长一段时期内,本土的媒体如《申报》,在谈及圣诞这个西方节日时,都会以“西国冬至”、“洋冬至”、“外国冬至”这样的俗名冠之或类比说明。这种把本土节日体系套用到洋节上的思维方式很民间,但它同时也说明冬至节本身受国人重视的程度。耶稣圣诞节和冬至日期很近,加上本土民众看到洋人在这个节日里不逊于中国冬至的热闹氛围——喜气洋洋的节日装饰、琳琅满目的节日商品、众人聚集教堂的节日仪式——这样嫁接式的命名法便也不足为怪了。
而那时候的上海人是怎么过自己的“土冬至”的呢?秦荣光的《竹枝词》写道:“冬至花糕更粉团,冬分酒吃闹闹年。衣冠拜贺亲朋后,肉块堆盘夜祀先。”确实是好一番节日景象。然而过不起像样冬节的贫困之家亦有之,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草草了事,所以人们也说“过得好,冬至夜;过不好,冻一夜”!
“冬至一阳生”是什么意思?
冬至的时间特殊性不止于岁首的意义,还在于它是宇宙万物阴阳转化的关键点。这在古人的自然观念中,对应着“寒暑”的变换。四季的更替来源于阴阳的消长,相对于夏至的阳盛阴生,那么冬至则“阴”已至顶峰,接下来就是“一阳来复”了。
我国古代将各个节气时段都分为三候,五天一候,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。关于冬至的三候都与此时的阳气初生相关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,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;麋与鹿同科,却阴阳不同,古人认为麋角朝后生,为阴,因为冬至后阳气开始生长,麋感到阴气渐退而解角;同样因为此,这个时候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且有一丝温热。
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如此,而人认为自己作为宇宙的一分子,也应顺应自然的节律,进行一些活动来助长健旺生命的阳气。在日常生活的层面,这些活动不外乎吃什么喝什么,穿戴什么,以及举行一点儿什么样的仪式。
冬至这天吃什么?
冬至团聚宴饮,除了世俗意义,本身也有其信仰意义。这个时候的阳气既小又弱,人们便用一些象征性的行为来扶助它。“拥炉会饮”就是民间“扶阳”的方法之一:炉火和酒都属阳,围炉温酒,团聚会饮,既扶助了阳气,又庆贺了节日。
当然,冬至美食中也有代表性的食品。俗话说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,冬至食馄饨之俗,在宋代已见于记载。为什么要在冬至吃馄饨?大概是古人将馄饨这种小食附会于“混沌神话”的缘故。古人认为冬至时节阳气虽生,但强大的阴气仍包裹于外,而世界之初“天地混沌如鸡子”,也正是如鸡卵般包裹着的这副景象。所以,在冬至时节,食用样子长得像鸡蛋的馄饨,是为了破阴释阳,也好像打破混沌、开天辟地。这是一种模拟巫术的原始思维。
不过,民间对吃馄饨也有不太一样的解说。比如,有说法确实认为“馄饨”是“混沌”的谐音,但“混沌”的意思的“糊涂”,所以,冬至吃馄饨可以使人聪明。饺子与馄饨相类似,所以吃饺子更普遍的地方,会变成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。
在中国南方米食文化地区,冬至可能不吃馄饨,而是“家家捣米作团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”的情形。这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团子,也叫“米圆”、“粉团”、“冬至丸”等。冬至吃团子,是为“取其圆以达阳气”。天圆地方,而天代表阳,所以,食用圆形的团子,有庆贺“阳生”的意义,同时也象征喜庆“团圆”。此外,米粉做的糕也是南方的冬至食品。
冬至应该送什么?
民间关于以鞋子为礼物赠送他人,有些时候是有禁忌的,比如认为“送鞋”等于“送邪”,或者送鞋就好比送人走、相当于分手,等等。
但有些时候赠鞋却有吉祥的含义。比如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。这项习俗兴起于阴阳观念浓厚的汉代。唐马缟《中华古今注》载:“汉有绣鸳鸯履,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。”曹植《冬至献袜履颂表》中也有“亚岁迎祥,履长纳庆”的句子。后世的民间,冬至赠鞋的习俗有表现为年轻后辈给老人送新鞋袜的,也有表现为大人给孩童送新鞋帽的。但是无论如何,这种献履行为都有其民俗仪式的意义,也就是说,在一阳复始的时节,人穿上新鞋,迈出跟得上自然节奏的新步伐,生命也就能长久绵延。
冬至还能玩什么?
根据中国传统历法,从冬至这天起要开始“数九”,每九天为一个“九”。数到“三九四九”,是小寒大寒时节,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,天气也最冷,有所谓“冷在三九”。而等数到“九九”时,节气已至惊蛰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入春,万物复苏,天气晴朗,因此也就有了“九九艳阳天”这个名词。
为什么要数“九”,而非其他数字呢?因为“九”乃至阳之数,又是至大之数,“至阳之数”的积累意味着阴消阳长、寒去暖来的过程,累至九次已到了头,便是寒气去尽、春意融融了!
“数九”可以是歌谣的形式,即“九九歌”。从宋元开始,九九歌便流传于南北各地。歌谣的内容是关于农事物候、风俗习惯的,所以各地“九九歌”不尽相同,但毕竟大同小异。有一首较通俗和流传广泛的歌谣是这样的:
一九二九不出手;
三九四九冰上走;
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;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;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两种“九九消寒图”。
“数九”也可以是“画九”。这比单纯的歌谣更形象、有趣味,而且使得这种民间游戏更具有“扶阳”的仪式感。
画图数九的形式比较多样。比如清代道光年间御制的“九九消寒图”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,上有繁体的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九字,每字九笔,共八十一笔,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,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,至九九八十一天“待到春风”之时方尽。图上还注有“管城春满”的字样,根据韩愈《毛颖传》解释:笔受封于管,号“管城子”,所以它寓意着“笔成春满庭”。
“九九消寒图”除了书法版,还有图画版的“雅图”。比如在白纸上绘制九朵素梅,每朵九个花瓣,“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”。每天填充的花瓣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用不同的颜色。染梅图的一侧常有题诗“试数窗前九九图,余寒消尽暖回初。梅花点遍无余白,看到今日是杏株”。的确,冬至寒气已盛极而衰,温暖的阳气开始悄悄萌芽,数着九,便是逐渐看见春天向我们招手的过程。
所以说,“消寒”的数九,其实是在数暖呢!这也就好比西方诗歌中所说的,“冬天已经到来,春天还会远吗?”